心理学的晕环效应,讲的是在人际关系中形成的一种夸大了的社会印象和盲目的心理倾向。人如果受到晕环效应的影响,往往把对方的形象看得过于完美,也就是大家常说的情人眼里出西施,让人为之倾倒。美国心理学家H.凯利等人在印象形成实验中证实了这种心理效应是真实存在的。

  H.凯利把55名学生分为A组和B组,让一名老师分别给两组学生上了一节课。上课之前,H.凯利分别向两组介绍了这位女老师,对A组的介绍是:这位老师善良、和蔼,是当地十分有名的名师,深受学生的爱戴。对B组的介绍是:这位老师职业水平不低,但是性情冷漠,而且十分严肃,所以学生都很惧怕她。

  上课结束,H.凯利采访了两组同学,结果A组同学反映:课堂活跃,老师很风趣,大家都表示意犹未尽,觉得时间过得很快。而B组的同学则完全相反:课堂很冷清,因为觉得老师很严肃,所以整堂课都很压抑,感觉十分漫长。而且A组学生回答问题的积极性明显高于B组,他们很愿意谈论自己的新老师。老师一样,授课内容、方式几近相同,但两组学生的反应却有如此大的反差,很显然这正是晕环效应的结果。

  A组和B组同学在上课之前都对老师有了一定的了解,这也就让两组学生产生了先入为主的想法,这种想法直接导致了他们在课堂上的态度和对老师的看法。这种晕环效应在恋爱中也十分常见。

  刘枫是校篮球队队长,不仅篮球打得好,人还长得很帅,是全校女生追捧的对象,所有女生都觉得只有女神才能配得上她们的王子。可是毕业五年后,大家在同学聚会上见到刘枫的老婆时,却大失所望。因为刘枫的老婆长相很普通,只是个很平常的姑娘,不仅算不上美女,甚至还不如当年好多主动向刘枫示好的女生。可是刘枫看起来却十分疼爱她的老婆,可以说对她照顾得无微不至,让一些同学都羡慕死了。

  席间,有同学忍不住问刘枫的老婆是怎么追到大帅哥的。姑娘有点羞涩地说:“你还是问他吧!”刘枫接过话茬说:“其实是他追的别人,当时他们在一栋楼里上班,刘枫对姑娘一见钟情,便对姑娘展开了猛烈的追求。”大家都很不解,有几个和刘枫玩得十分要好的哥们儿,私底下问他这姑娘有什么好的,怎么就打败了那么多优秀的追求者呢?刘枫笑着说:“她很善良,而且笑起来很漂亮,我就是被她的笑容俘获的。”朋友们听了,都笑着说:“真是‘情人眼里出西施’,看来你是真的陷进去啦!”

  难道那些追求刘枫的女生笑起来就不好看了?当然不是。难道这位普通的姑娘真的一笑就变得倾城倾国了吗?也不尽然。只是刘枫喜欢的是这位姑娘,所以她的那些缺点在刘枫眼里也是可爱的。像刘枫这种“情人眼里出西施”的想法,其实正是“晕环效应”的结果。在刘枫看来,老婆第一次在他心中留下的完美印象早已让那些缺点消失得无影无踪了。

  恋爱的过程中,你会发现,如果我们先了解到的是这个人的某些缺点,那么我们对这个人的整体印象便会大打折扣,甚至对还未来得及了解的他的其他方面,也会充满诟病。而我们一旦先了解的是对方的某些方面的优点,那么情况则完全相反,我们对这个人的整体印象都会非常良好。

  我们在与人接触的过程中,一定要认识到晕环效应的客观存在性,而且必须知道它对人们的心理影响是多方面的,我们既要看到其积极的一面,也要看到其消极的一面。晕环效应会让我们在很短的时间内放大一个人的优点或缺点,但是我们必须清楚,人无完人,既然有优点,那么就会有缺点,所以千万不可被一时的现象所迷惑,而无法作出客观、公正的评价。

  “情人眼里出西施”虽然是一种先入为主的思想在作怪,它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我们对一个人真实的判断,但是它并不全是消极的。它也会让我们更多地看到伴侣身上的优点,从好的方向去评判和欣赏伴侣,这对维持两人的关系是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的。不过仍旧要把握度,不能因为喜欢而忽略了这个人本身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