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迪生7岁时得了猩红热,后又因在火车上做实验制作火药,差点引爆整列火车,被管理员打了耳光后导致耳聋。他8岁上学,仅仅读了3个月的书,就被老师斥为“低能儿”,不留情面地赶出学校。他的母亲并不认同老师的看法,她始终认为爱迪生是最棒的,并下决心自己教育孩子,把他培养成才。母亲给爱迪生讲历史,让他读名著,当她发现爱迪生好奇心强、对物理化学感兴趣时,就积极培养他的兴趣,给他买来相关的书籍;当她发现爱迪生喜欢做实验时,就给他提供实验场所,竭尽所能为他做实验提供便利。不管别人用怎样的眼光看爱迪生,母亲总是相信爱迪生,支持爱迪生,坚信他可以成功。

  正是在母亲的关心和支持下,爱迪生凭着对科学的热爱和痴迷,一生都在探索、实验。他的各类发明超过了2000项,在美、英、法、德等地的专利数目多达1500余项,为推动人类文明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爱迪生能够由“低能儿”成长为“发明家”,最为关键的因素在于母亲的支持与鼓励。“优等生”大多勤奋努力,乐于学习。他们对喜欢的事物充满兴趣和热情,却不过分关注分数。每个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成为“优等生”,那么,首先必须把孩子当成“优等生”来培养。

  学会把孩子当成“优等生”来培养,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

  1、教导孩子正确的价值观。父母要帮助孩子分清是非善恶,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在当前中国的教育体制下,人们常说考重点上大学,将来才会有出息。这种急功近利的心理,无形中带给孩子很多压力。家长应有这样的观念:孩子的成长比成绩重要,努力比成功重要,过程比名次重要。要想让孩子成为一个不仅成绩优异而且人格健全的人,就要让孩子有丰富的人生经历、乐观向上的良好心态。只有心态好、充满自信的孩子,才能逐步成长为各领域的优秀人才。

  2、让孩子在爱中成长。只有在爱中,孩子的自信心才会大增,从而更加尊重自己,尊重别人。“自尊心是孩子精神人格的脊梁。”没有自尊心的孩子大多不会主动参与群体活动,也没有在群体中出类拔萃的欲望。

  3、鼓励支持孩子。经常鼓励、表扬孩子,当孩子的行为正确时,要及时表扬,让他学会积累,养成好习惯。父母的鼓励会带给孩子更多的自信和勇气。孩子考了30分,家长要加油打气:“没关系,爸爸妈妈相信你,下次一定会更好!”下次考了50分,更要及时鼓励:“你看,爸妈说你可以,这次就进步了,继续努力,一定会更好的。”像这样不断加以鼓励和扶持,孩子的自信也就逐渐培养起来了。

  4、陪伴孩子一起成长。作为家长,在孩子成长的每一个时期都应予以极大的关注,孩子从出生到18岁,在其整个青少年成长期,家长都应尽量陪在孩子身旁,陪伴孩子一起成长。“每一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他们有自己的世界”,家长要尊重孩子的成长规律,尊重孩子的隐私,做孩子的知心朋友,多和孩子接触,要学做引导者而不是控制者。家长的责任就是努力挖掘孩子最大的潜能,与孩子相互理解、相互支持、相互关爱。

  一生很长,机会也很多,每次都是新起点。只有把孩子当成“优等生”,培养他们的优秀品格,才能扶持孩子走好自己的人生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