癔症的发病群多见于女性,其发病原因多与心理因素有关,既往有类似发病史。癔症的临床表现复杂多样,可类似多种疾病的症状,几乎占据了医学临床各科的所有疾病的症状表现。主要包括躯体症状和精神症状两种。

  躯体症状表现,可呈现出类似各种神经系统或内脏器官疾病的临床表现,但缺乏器质性疾病的阳性体征,症状表现为器官的功能过度兴奋或脱失。

  常见的躯体症状如下:

  1.感觉障碍

  感觉脱失。各种浅感觉减退和消失,有多种表现形式,如全身型,半侧型,截瘫型,手套或袜套型等,以半侧型多见,麻木区与正常侧界限明确,或沿中线或不规则分布,均不能以神经系统器质性病变规律来解释。

  感觉过敏。如皮肤痛觉过敏、身体某局部剧烈且持续性疼痛,若发生在腹部则易误为急腹症。

  特殊感官功能障碍。有暴发性耳聋、视野缩小(管型视野,又称管窥)、弱视或失明,嗅觉和味觉障碍等。

  2.运动障碍

  痉挛发作。发作时徐缓倒地,痉挛发作无规律性,或为四肢挺直,不能被动屈曲,或呈角弓反张状,或作挣扎乱动,双手抓胸,揪头发、扯衣服、翻滚、喊叫等富有情感色彩的表现。发作中面色潮红、双目紧闭、眼球游动、瞳孔正常,对光反应存在。一般无咬破舌头或其他外伤及尿失禁,同时也查不到病理反射。发作时间持续数十分钟。一般意识不完全丧失,发作后能部分回忆。

  震颤。范围可及头、舌、肢体、腹壁等,为阵发性粗大不规则抖动,分散注意时减轻。

  行立不能。卧位时双下肢活动正常,肌力良好,但不能站立,寸步难行。

  瘫痪。可为截瘫、偏瘫、一(或二、三、四)个肢体瘫痪。其肌张力正常、减低或增强,被动运动时常有抵抗,无肌萎缩,腱反射存在,无病理反射和膀胱、直肠括约肌功能障碍。

  失音和不言症。失音者说话时声低如耳语。不言者坚持缄默不语,但笔谈能力完好。若合并有耳聋时称癔病症性聋哑症。

  3.反射障碍

  腱反射正常、活跃或减弱,偶有咽反射消失。

  4.内脏功能障碍

  呕吐。多为顽固性呕吐,食后即吐,吐前无恶心,吐后仍可进食,虽长期呕吐,并不引起营养不良。消化道检查无相应的阳性发现。

  呃逆。呃逆发作顽固、频繁、声音响亮,在别人注意时尤为明显,无人时则减轻。

  过度换气。呈喘息样呼吸,虽然发作频繁而强烈,但无紫绀与缺氧征象。

  其他。癔病症球、多饮多尿、鼓肠等如下。

  精神症状表现如下:

  1.朦胧状态

  突然出现意识范围缩小,与外界能作部分接触和对答,说话内容简单,常反映与病因有关的内心体验。有时出现双重人格或鬼神附体,可有明显生动的幻视、幻觉,情感丰富而逼真。持续半小时至1~2小时,叹口气后突然清醒,对发作中经历仅能部分回忆或完全不能回忆。

  2.木僵状态

  突然起病,对外界刺激无反应,双上肢屈肘握拳,双下肢伸直,被动运动时有抵抗,腱反射正常,无病理反射。双目紧闭,被动翻眼球时上转或游动,瞳孔正常,对光反应存在。可伴有阵发性屏气,心律与血压正常。可持续数小时。

  3.情感爆发

  在精神因素作用下急性发病,表现为哭笑、喊叫、吵闹、愤怒、言语增多等,常以唱小调方式表达内心体验。情感反应迅速,破涕为笑并伴有戏剧性表情动作。发作持续时间常受周围有言语和态度的影响。发作时有轻度意识模糊,发作后能部分回忆。

  4.精神性遗忘症

  以对引起精神创伤事件的局限性遗忘较多见,对即往经历和全部遗忘见于战时癔病症。

  5.神游症

  患者突然离家外出漫游,历时数日,清醒后对其过程不能回忆。

  由此可见,癔病是在精神因素作用下急性起病,病程可随临床征象的不同而有差异。情感爆发、意识障碍、抽搐发作,一般于短期内即可消失,但常常有再发倾向。只要及时治疗,可以较快地使症状消失,而且使疗效获得巩固,避免再发。

  癔症的治疗方法如下:

  1.药物治疗

  癔病性精神病。药物治疗为主,根据病情及临床表现可选用不同的抗精神病药。

  分离性障碍。根据不同的症状如情感爆发,情感麻木,鬼神附体,冲动等。

  转换性障碍。药物作为暗示治疗常可获得明显疗效。

  2.物理治疗

  中药、电针或针刺等治疗可受到较好的疗效。对于痉挛发作、朦胧状态、昏睡状态、木僵状态的病人,可针刺人中、合谷、内关穴位,均用较强刺激或通电加强刺激;对瘫痪、挛缩、呃逆、呕吐等症状,以直流感应电兴奋治疗或针刺治疗;对失音、耳聋症等,也可用电刺激、电兴奋治疗。在治疗时如能加以言语暗示,则效果更佳。

  3.心理治疗

  解释性心理治疗。医生要让患者及其家属知道癔症是一种功能性疾病,完全可以治愈。以此使患者和家属对癔症有一个正确的认识,消除患者及其家属的种种疑虑,稳定患者的情绪,并积极配合医生进行治疗。此外,还要引导患者认识病因及病因与治疗的关系,应对患者给予适当的安慰或鼓励。患者个人也应该理性地面对一切,加强自我锻炼,不要感情用事,用积极主动的姿态去克服各种问题。通过多方面的共同努力,患者很容易恢复正常的状态。

  暗示治疗。暗示治疗是消除癔症症状,尤其是癔症性躯体障碍的有效方法。在施行暗示治疗时,还应注意以下两方面。一方面,治疗环境要安静,以消除环境对病人的各种不良影响。一切无关人员均要离开治疗现场,避免由于家属或周围人的惊慌态度,或过分关注而使患者症状加重,给治疗带来困难。另一方面,医生在认真详细地询问病史以后,在接触病人并做全面检查的过程中,态度应热情沉着、自信,要对治疗充满信心,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使病人信任医生。

  实践证明,病人对医生信赖的程度往往是决定暗示治疗成败的关键。在言语暗示的同时,应针对症状采取相应的措施,如吸入氧气,针刺,给予注射用水或维生素C针剂肌肉注射,静脉推注钙剂及电兴奋治疗。

  催眠疗法。利用催眠时大脑生理功能的改变,通过言语,施以暗示,从而达到消除癔症症状的目的。

  4.精神治疗

  在癔症的各种治疗方法中,精神治疗是一种主要而有效的治疗方法。在通过精神治疗进行治疗时,病人的亲属、亲友、邻居及单位领导、同事能否积极配合,也是治疗成功与否的关键。

  当患者癔症发作时,亲属不要惊慌失措或过分关注。要改善对病人的态度,合理安排病人的生活及工作,调整环境,去除精神刺激。在癔症的治疗过程中,亲属应全面而客观地向医生介绍病史,放心地离开治疗现场,给治疗创造一个安静宽松的环境。因为亲属的过分关注,紧张或惊慌情绪会影响病人,也许就会对患者造成不良的暗示,使症状加重,加大治疗难度。

  当治疗一段时间以后,症状有所好转时,亲属应配合医生继续鼓励或暗示病人,使症状得到更好的缓解。同时亲属也应对病人进行一些必要的精神刺激,解除病人的紧张情绪,以获得更好的疗效,从而避免反复发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