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科学史研究者罗伯特·莫顿将“马太效应”归纳为:任何个体、群体或地区,一旦在某一个方面(如金钱、名誉、地位等)获得成功和进步,就会产生一种积累优势,并且有更多的机会取得更大的成功和进步。换种说法就是好的越好,坏的越坏,多的越多,少的越少的一种现象。“马太效应”的名字来自于《圣经·马太福音》中的一则寓言:

  国王远行前,给了三个近身侍候的仆人一人一枚银币,并嘱咐他们说,你们拿着这枚硬币去做生意,等我回来的时候来见我。几个月过去,国王远行归来,三位仆人也回宫见国王。第一个仆人说:“国王,我用您给的一枚硬币赚了10枚银币。”国王奖励他10座城邑。第二个仆人说:“国王,我用您给的一枚硬币赚了5枚银币。”国王奖励他5座城邑。第三个仆人说:“国王,您给我的银币,我怕把它弄丢了,一直装在钱袋里,没有拿出来过,现在还是一枚银币。”国王下令将第三个仆人的银币奖励给第一个仆人,并说道:“凡有的,还要加给他叫他多余;没有的,连他所有的也要夺过来。”

  “马太效应”在生活中十分常见,特别是在经济领域中。例如,在金融投资方面,即使投资回报率相同,一个比别人投资多1倍的人,利润也多1倍。老子的《道德经》中有一句话:“天知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这也是马太效应的一个展现。没有钱的人永远会选择最保守的方法守护住自己的财富,可惜这种做法已经不适用于这个CPI不断上涨的时代了。有钱的人会运用自己手中的钱去赚取更多的财富。于是,富者就有更多的发展机会,而穷者害怕风险,只能甘于现状。最后使得富者越富,穷者越来越穷。

  芊芊和谢媛是某外贸公司同期招聘的员工,两人做的都是人力资源的工作,转正后待遇不错。不到一年,两人就已经小有积蓄。不过两人的理财观念完全不一样,谢媛性格大胆,比较关注实事,她发现最近股票行情不错,就把自己积攒的3万块钱都投到股市,不到一年3万块就已经涨到了7万元。最近她见股市持续走高,实在不太正常,便听一个朋友的建议,卖掉股票。这时候,单位附近正好新开了一个楼盘,但是因为大家都忙着炒股,所以房地产显得很冷清,房价也很合适,谢媛便用所有积蓄在新楼盘买了一套商品房。果然不到3个月,股市就崩溃了,房价跟着大涨,不到半年,谢媛花10万元买的房子就涨了近4倍,市值已经接近40万元了。然后她又卖掉房子,买了基金,不到一年便实现了20%的盈利。现在,她毕业不到五年就已经是有车一族了,日子过得让人羡慕不已。

  芊芊跟谢媛的理财观念完全不同,芊芊理财观念保守,在她眼里,钱只有放在银行里才是最保险的,所以她把钱都存在了银行,想着坐收银行利息。不过显然她忽略了货币贬值的因素,芊芊每年的存款都在稳定增长,但是她在银行存的钱的购买率实际是负增长的。

  负利率使得不善理财的芊芊尽尝通胀带来的苦果,辛辛苦苦积攒的家财不但没有增值反而贬值。而善于理财的谢媛,则尽享理财果实,从而使自己的财富像滚雪球一样快速增加。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对于领先者来说,马太效应犹如一种优势的积累,当你已经有一定的财富之后,那就容易获得更多的财富。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强者随着优势的不断增加,取得更大成功和进步的机会必将更多。所以要想不被打败,就要努力让自己成为所在领域的领头羊,并且不断增加自己的优势。

  其实,马太效应一直在我们周围,你若没有因为它受益,就必定会因它受损,而决定你会因它取胜还是被他摧毁的正是你自身的情况。因为“赢家通吃”就是马太效应所暗含的原理,当你的资源增多时,马太效应自会为你服务;而当你的资源减少时,就难以避免地会被这一法则压在下面。

  虽然马太效应鼓励人们积极投资,但是不管做什么投资,都是有一定的风险的。所以选择投资项目前,一定要做完全的分析,综合各方面的信息再投资,切不可一时热血,最后竹篮打水一场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