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疏导是遵循辩证唯物主义原则,继承我国传统医学精华并结合国内外各学科相关学术思想,逐渐形成的一种具有民族特色的、较为系统的心理疏通和引导的诊疗方法。

  所谓心理疏导,是指心理咨询师对心理不健康个体自身在诊疗过程中产生积极影响,对其纠缠多时的心结或者持续很长的心理异常进行疏通引导,从而达到预防和治疗心理疾病,保持个体心理健康的诊疗效果。

  在心理疏导疗法中,语言是基本工具。存在心理问题(泛指各种亚健康心理症状、轻度心理失常、心理障碍等各种心理不健康症状,程度可轻可重,是一个比较笼统的概念)的求助者,在不同的病情阶段,心理医生以准确、鲜明、灵活、亲切、恰当的语言分析心理问题的病源、形成和发展过程、本质和特点,并且帮助求助者找到战胜心理问题的方法,激励求助者自我领悟、自我认识和自我矫正,从而促进其自身心理病理的转化,并使得各种心理问题症状不断减轻、缓解并最终得以消除,还要帮助求助者认清心理疾病产生和发展的规律,帮助改造其个性缺陷,提高个体心理应激反应的能力,以求巩固疗效。

  以下是几种简便、易操作的自我心理疏导的方法:

  1.自我放松

  找一个安静的环境,以舒适的姿势坐下,轻轻闭上双目,放松全身肌肉,用鼻子缓慢地呼吸,在吸气的同时默念“七”,再次呼气时微微张开双唇同时默念“抚”字,努力将注意力集中在“七”和“抚”字上,并保持一种随意的态度,对脑海中涌现出的种种干扰,不要理会。反复进行上述过程,每次可持续10分钟,每天可做2~3次,直到不再紧张为止。

  2.倾诉宣泄

  放一把椅子在你的对面,你站上或坐在另一把椅子,想象着对面椅子上坐着你的某个亲人或朋友,把你想说的话和情感向他(她)进行倾诉,从而使自己压抑在心中的情感得以释放,心情会慢慢好转起来。

  3.自我对话

  面对面放两把椅子,自己先坐在一把椅子上,扮演自己的一个“子人格”,让自己想尽一切理由去责怪自己;然后自己再到另外一把椅子上,扮演自己的另一个“子人格”,让自己为自己的行为进行辩护。反复多次进行对话,从而达到内心的宁静和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