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上对于人际关系有“人际吸引”这一说法,它的主要内容是说人与他人主动交往时,不仅是对自己心理需求的满足,也满足了别人的心理需求。人际吸引是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所形成的一种特殊的态度,是每个人对他人给予积极、正面评价的倾向,简言之,就是交往的过程中,人们之间的相互吸引。

  当然,并不是所有的人际交往都会产生人际吸引,像有些人初次见面,就会产生厌恶之感,因此,要想提高个人在人际交往中的吸引力,调解不融洽的人际关系,是有法可循的。

  张法和李明是从小一起玩到大的朋友,进入大学之后,李明在学校里面混得风生水起,交了很多朋友,这让张法十分羡慕。

  国庆节,学生会组织了交谊舞会,张法到的时候,正好看见李明在和最近十分受欢迎的一个学妹热聊,两人看上去都十分开心。张法很好奇,便在一边静静地观察。

  第二天中午,张法和李明一起吃午饭的时候,张法终于忍不住好奇,问道:“昨天看你和学妹聊得十分开心,她可是出了名的‘难搞’,你是用什么‘法术’搞定她的?”

  “‘法术’,你为什么会这么问?我只不过是称赞她今天的打扮很漂亮,问她是不是经常看时尚节目?她很开心地说最近的确有一档很吸引她的时尚节目,接下来的两个小时,她一直在跟我说她对时尚的见解。”

  “真的这么简单?”张法觉得不可思议。

  “真的。”李明十分肯定地说,“我们离开的时候,还互相留了电话,我今天晚上的约会就是跟她的,她说跟我在一起很愉快,约我一起吃晚饭。要知道,昨天晚上整整两个小时,我都在听她聊自己喜欢的时尚,不曾打断过她。”

  这就是李明人际交往的致胜“法术”——“聆听”。

  人们常说“酒逢知己千杯少,话不投机半句多”。其实是有道理的,而人与人之间之所以话不投机就是因为彼此之间了解得不够。所以在对对方的工作、生活、兴趣爱好等了解得不够透彻的情况下,聆听就是最好的接近对方的方式。语言是表现一个人性格的最好的明信片,通过语言,你可以对对方作更进一步的了解。先了解了,再开口,就可以大大降低语言失误的概率,这对你的人际交往来说,绝对是一个良好的开端。

  张芳是个性格十分大大咧咧的女孩,说话做事都很直接,任何人和她见面,不到半天的工夫,她就已经开始呼天谈地,大开对方的玩笑。不过张芳也有一个很不好的毛病,就是总是不听对方把话说完。

  张芳和李璇是初中同学,大学正好在一个城市,便约了周末一起逛街。小贝和李璇一个宿舍,周末了,便跟着李璇一起去找张芳玩。

  张芳一见到李璇和小贝便来了一个热情的法式拥抱,三人在餐厅坐下后,李璇有事去了卫生间,张芳便换了个位置坐到小贝旁边,拉着小贝热络地聊起来。小贝性格很内向,又十分害羞,第一次见面就被张芳这样拉着手天南海北地聊天,她实在是有些别扭,而且张芳说话实在太直接,她们又不是很熟,她实在是听不惯。最后她找了个借口逃之夭夭了。

  李璇从卫生间出来,看到小贝不在,便问张芳怎么了。张芳说刚刚正和小贝聊了男女朋友那点事,还没说完,小贝就走了,真是没礼貌。

  “你干吗跟她说这个呀,小贝刚跟她高中处了几年的男朋友分手,你这不是往人伤口上撒盐嘛!”

  “是吗?你们也没提前告诉我呀!”

  “你给我们机会说了吗?”

  从那之后,李璇和小贝再也没有跟张芳联系。其实,不管从人格,还是从道德的角度出发,都不能武断地说张芳是个坏女孩,因为她对待朋友慷慨大方,而她的朋友们像避瘟疫一样躲避她其实都是她不会说话造成的。俗话说:“言多必失。”并不是所有的话都能按原意传进别人的耳中,即使是好话也可能让人听出不一样的意思,不合时宜的“好话”同样会让人难堪。因此,你最好在开口说话之前先学会倾听。

  人际关系定律在社会心理现象中属于比较复杂的一类,除了人际吸引的临近性、一致性、对等性、互补性等特点会对它造成影响以外,每个人在具体的交往活动中所得到的不同的感性认识也会造成相互理解的偏差。但是,不管是什么时候,在什么社交场合,先聆听、后诉说都是你提高人际交往能力的好方法。

  人们常说的“多做事,少说话”,其实就是在提醒人们“言多必失”。这并不是说话这件事本身的错,而是由于每个人的阅历、经验和世界观都有有着截然不同的一面,所以即使是相同的事情,大家也会有完全不同的见解。简言之,就是你说的好话,别人并不一定认为是好话,甚至可能理解成坏话,造成误解。所以为了提高自己的人际交往能力,多聆听、多了解别人绝对是没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