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工作中,我们经常接触这样一些上司,他们不管是开会,还是平常的交流,总是在说话时夹杂着大量的外语,似乎是以此来表明自己的外语水平、专业水平和管理能力。不过,我们也经常会遇到这样一些情况,如一些上司的外语发音不准或自己的外语听力不济,使得我们听得云里雾里。如今的职场,经常有人说着大部分汉语夹着小部分英语,时常会来一句:“这件事就这样吧,OK?”而越来越多的上司也挡不住这股潮流,任由浪潮将其卷了进去。其实,那些话中夹杂着外语的上司,其内心是想拥有更多的优越感。毕竟,嘴里说点外语,总会证明其多长了见识,或者本身有着国外留学的背景,等等。当然,我们不可否认,大多数人都会不同程度地拥有优越感,比如,职业的优越感、长相的优越感等。而对于上司来说,他们更想获得一种特别的优越感,如此,才能在下属面前显露风头。那么,在这个时候,话中夹杂外语就成了某些上司的最佳选择。

  公司销售部的张科长曾在国外待过一年,如此经历使得他感到莫大的骄傲。而且,他年纪并不大,三十岁左右,平日里喜欢与下属打成一片。但是,令下属感到厌烦的是,他几乎每说一句话都会带一个英语单词,比如,在中午,招呼大家吃饭的时候,他会这样说:“今天我们一起去外面吃饭吧,Ok?”或者是“Ladies and gentlemen,我们去吃饭吧?”办公室里的人听了这样的话之后,几乎连胃口都没有了。

  对此,他们总是在办公室里议论上司的“外语控”:“不就在国外待了一年,用得着这样装吗?真是,还都以为我们是不会英语的土包子?”“就是,典型的崇洋媚外”“就是,而且,一句话里面,总是夹杂着一两个英语单词,有本事就不用汉语说话啊”……不过,说归说,那些下属可从来没当面抗议,只是偶尔跟张科长开玩笑:“张科长,求求你别说英语了,你不知道,我大学四级都没过吗?我怎么听得懂你说的话啊。”对此类的玩笑,张科长却是一笑置之,而英语还是照说不误。

  从心理学方面来说,优越感是显示蔑视或自负的性质或状态,这是一种自我意识。而大多数人在人际交往中,都会不自觉地让自己的优越感有所收敛,以便最大限度地找到与别人的共性,并以此达到社会交往的目的。而对于上司来说,本身的职务就体现着一定的优越感,但是,有些上司并不满足,总是以“别样的语言”来显示自己的与众不同,从而来获得一种优越感。不过,凡事过度,所引起的就是相反的后果,那些说话总是夹杂着外语的上司只是赢得了表面上的一种优越感,实际上却是被下属轮番讥笑的对象。

  那么,那些话语里夹杂着外语词汇的上司,其真实心理到底是如何想的呢?

  1.虚荣心使然

  那些话语中时刻夹杂着外语的上司,很可能是因为他们喜欢装腔作势,认为自己只要说上几句外语就可以提高自己的身份,以此显示出自己的高雅和才华横溢,其实,这一切都是源于其虚荣心。或许,有的上司根本就没有什么才能,他们也十分清楚自己的价值,于是借用外语来掩饰自己的不足,希望别人不要以蔑视的态度来看待自己。

  2.崇洋媚外的心态

  当然,并不是所有话语里夹杂着外语的人都有崇洋媚外的心态,但是,他们中的一部分人,的确有一种崇洋媚外的心态。在这些人看来,无论是政治还是经济,外国都远远超过自己的国家,而这样的想法又会反映到言行上,比如,在谈到某些工作的时候,他们总是列举国外的例子,以此凸显其崇外的心理。

  3.优越感作祟

  话语里时常夹杂着外语的上司,他们希望使用那些专业术语和外语来让自己看上去像是一个能干的人。在他们的内心深处,有着极强的愿望,希望受到别人的关注,想保持自己独特的优越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