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和陌生人交往的时候,总会非常拘谨,因此,更喜欢和熟悉的人交流。两人之间,由于物理空间的接近,见面机会增多,也就更方便熟悉。如此一来,为大家彼此之间的交往创立了客观环境条件。时间久了,人与人心灵上的空间被拉近了,彼此也更加熟稔。

  俗话说得好:“远亲不如近邻。”正是因为和邻居接触比较频繁,交往比较多,所以日渐熟悉;远亲因为物理空间隔得比较远,接触机会比较少,时间长了,关系就生疏了。这一现象,被称为心理学上的“邻里效应

  1950年,美国三位社会心理学家针对麻省理工17栋已经结婚的学生的住宅楼展开了调查。这些楼房都是两层的,每一层包括5个单元的住房。住户都是随机住到某一单元的,某一单元老住户搬走,就有不知名的新住户搬进来。在调查过程中,所有的住户都被问过这样一个问题:在居住社区里,与你常打交道的最亲密的邻居是哪位?统计后的结果发现,随着居住距离的接近,交际次数越多,他们的关系越亲近。在同一层楼里面,与相邻住户交往的概率是41%,隔开一户后交际概率就变成了22%,隔开三家之后交际概率就只剩下10%。相隔几户,并没有增加多少实际距离,但是其亲密程度却表现出很大不同。

  通过上述实验,我们可以获得这样一种信息,即如果想要和某人建立亲密的关系,就必须主动地和他经常接触,增加在日常生活中的联系。如此一来,随着两人交往的深入,彼此之间印象也会更加深刻。不管是友情还是爱情,都不可能发生在两个完全陌生的人身上。情感建立需要适度的空间距离,也需要合适的心理距离。

  美莱是一家外贸公司的职员,在公司,美莱是个人人都羡慕的人,因为她不只长得漂亮,而且一进公司就当上了总经理的秘书,所以经常会有同事来恭维她。“你看看你多好呀,离老板最近,不像我们老板可能都不知道我们名字呢,你肯定是升得最快的。”

  同事的这些话确实也让美莱高兴了一阵子。美莱家境优渥,父亲是商人,母亲是教师,美莱从小就长得十分漂亮,所以身边从不乏献殷勤的男生。在这样的环境中长大,又有这样好的外形条件,所以美莱从小性格就十分孤傲,不喜欢主动迎合别人,尤其是说一些好听的话。开始工作之后,她也知道应该和老板处理好关系,但她就是说不出口,本来在别的同事眼里很正常的话,到了她这儿,她就觉得这是趋炎附势了。

  一开始老板还会率先打破沉默,主动和她聊天,说一说生活中的见闻。可是渐渐地老板便不再主动找她聊天了,就算说话也仅限于工作内容。办公室的气氛直线下降,美莱觉得很压抑,她很想主动打破沉默,但是话到嘴边就是说不出来,导致现在和老板的关系陷入了僵局。

  美莱并不是不友好,也并不是不懂得与领导搞好关系的重要性,只是她多年的习惯让她无法在短时间内运用好“邻里效应”。工作中的同事跟我们的关系,比起邻里来要亲密许多,彼此间的空间距离有时短到只是一层挡板相隔。

  很多人说自己不是不喜欢与人交往,就像案例中的美莱一样,只是自己很害羞。因此,很多年轻人并不懂得如何主动与人保持系。联事实上,与人交往很简单,只要你一句真诚的问候和招呼,彼此间的陌生感就会慢慢消融。

  对蕴藏于“邻里效应”背后的社会感染机制,我们应当采取分析态度,既要善于强化良性“邻里效应”,为自己与“邻里”双方扮演社会角色服务,也要注意防止恶性“邻里效应”对自己和他人的影响。